扭計色一分鐘:方向雜談1:還原2:鄰面側置:甲乙反面,一反三反扭計色{魔術方塊}一分鐘:方向雜談1:還原2:鄰面側置:甲乙反面,一反三反
Rubik's Cube for a Minute: Orientation Misc 1:
Restoration 2:
Neighbouring centres sideways: A B A' B-face', 1 2' 3 4'
聲明:為了湊八個字,說「甲乙反面,一反三反」。
或說「甲、乙、甲反、乙面反,一、二反、三、四反」,希望有幫助。
如果你想把相鄰[隔籬]兩面的面塊[面粒](中心塊[中心粒]),
對稱轉[扭]四分[份]之一圈[一個骨],
這個方法是……在萬維網(全球資訊網)查到的。
那麼它頭兩步是打暴力球[打矛波](註一),這兩層輪流向着自己。
頭四步是甲乙反面。甲,是豎[掂]反(V')(註二)。乙,是橫(H)。
然後,甲反(豎(V))。然後,乙表面[面頭]這一層反(上反(U'))。
第五到[至]第八步呢,是,一反三反,也就是:
一(豎反(V')),二反(橫反(H')),
三(豎(V)),然後四反(上(U))。
這樣你就能把這兩面的面塊,對稱轉了四分[份]之一圈。
那麼這個方法,與我之前教的那個方法
(之前介紹過的是《方向還原2:鄰面側置:一二三單,三二一單》),
是,其實是有點像,但其實是不同的(註三)。
註一:所謂打矛波見《調位理論1:三粒調位:甲乙反反》。
註二:中間層的轉[扭]法有數種叫法。這裏採用的是:轉與「上(U)」平行的中間層,叫做「橫(H: Horizontal)」。轉與「右(R)」平行的中間層,叫做「豎[掂](V: Vertical)」。轉與「前」(F)平行的中間層,叫做「側」(S: Sideway)。
註三:如果你用正規方式,把每一步看成不是轉中間層,而是對哪一種圖形轉雙面還是單面,就看得出來。
參考:網頁(〈英〉語)
How to handle pictures or logos on the faces
https://alchemistmatt.com/cube/rubikcenter.html
參考:網頁及影片(〈英〉語)
How to Rotate the Centers on a 3x3 Picture or Shape-Mod Cube
https://www.speedcube.com.au/blogs/speedcubing-solutions/how-to-rotate-the-centers-on-a-picture-cube?srsltid=AfmBOoopyY2S6OmMreh5cOGw94I-Ust8bileSDbB3mmA9mohOuz8xkI6